山东中医药大学2025年学科竞赛工作的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25-03-26 点击数: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5年学科竞赛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规范学科竞赛,集中精力参加覆盖面广、含金量大、认可度高、影响力强的标志性成果赛事,全面提升学科竞赛获奖质量,深入推进竞赛成果转化,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工作安排,现就做好2025年学科竞赛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推进思创、专创、科创、产创、赛创“五创融合”,构建“整体推进、分类引导、两级管理、动态调整”的学科竞赛体系,围绕学校“一三五七五”发展思路,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发展、专业发展、课程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二、参赛范围

(一)全力参加A+类赛事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的高水平竞赛,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学校统筹各方资源,全力以赴,争取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实现我校在“三大赛”中的新突破。

(二)重点参加A类赛事

1.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主办的权威赛事。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赛事。

3.与学校专业密切相关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行业内竞赛。

(三)鼓励参加行业B类竞赛

在做好以上类竞赛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根据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产教融合、扩大行业影响力、争取行业企业资源的需要,经二级学院申请、创新创业学院审批通过后,鼓励参加行业B类竞赛。

(四)严格限制参加“水赛”

1.比赛方式较为简单,比如以线上答题为主,有参考题库,题型为选择题等。

2.比赛获奖率较高,比如线上答题得分超过60分即获奖、完成比赛作品提交即获优胜奖、三等奖以上获奖率超过60%、学校单个赛事获奖项目数量过多等。

3.部分水赛会以收费为主,参赛获奖难度不大,缴纳费用即可获奖。

4.赛事主办单位为非官方的民间组织,比赛名称带有“国际”“世界”“全国”等字样的赛事,这类竞赛的主办方往往不是权威机构或知名组织,缺乏行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优秀项目和学生选拔

每年9月新生入学,要加强新生入校引导,树立参赛意识,营造参赛氛围。通过讲座、论坛、学生社团、校赛等载体,选拔优秀学生,跨学院跨学科组队。要依托资源优势,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依托教师科研项目,挖掘一批起点高、创新性强的项目匹配优秀学生。

(二)加强多方协同育人

注重校内资源整合,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竞赛要求,分析竞赛选题,分享优秀竞赛作品。切实加强工作联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创团队和省级国家级课题要为学生参赛提供支持。将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成绩纳入科研创新团队考核指标。促进竞赛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并为其提供展示平台,对接社会资源。

(三)加强竞赛组织力量

创新创业学院和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要针对重点培育项目亲自跟进,关心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建立稳定、专业化的双创教师队伍,充实学科竞赛一线管理力量,加强学科竞赛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每个竞赛要有明确的组织者,要加强与竞赛主办单位沟通联系,组建竞赛沟通群,深入研究竞赛规则,做好参赛动员、竞赛组织和宣传报道。要培育一批有情怀、肯付出、高水平的竞赛指导老师,为参赛学生提供高质量指导。要邀请专家对重点培育项目进行辅导打磨,提升项目在大赛中的竞争力。

(四)注重项目培育规划

针对重点项目和“金种子”项目,要匹配优秀指导老师团队,从大一开始,对标参赛评审指标,培育专利、论文、产品实物、调查报告、合作协议、宣传报道、荣誉称号、专家顾问等参赛素材,尽早开展项目培育。重视竞赛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团队,确保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年级分布合理,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的优秀团队。团队内部要充分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经验分享和培训活动,促进新老队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

(五)健全竞赛激励机制

每年定期开展学科竞赛评优评先活动,挖掘身边的榜样,在全校营造重视学科竞赛氛围,制定更加适应本学院的学科竞赛激励办法。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创业实践等方式获取学分。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与竞赛指导业绩联系起来,如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奖励津贴、工作量认定等激励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四、注意事项

(一)未列入本年度学科竞赛名单的,但属于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新增竞赛任务,按照学校相关安排组织参赛。

(二)未经学校竞赛主管部门审批,未列入本学年学科竞赛计划项目的比赛,原则上不再组织参赛,学校不予资助竞赛经费,不予认定竞赛成果。

(三)各组织单位积极规划本学年参赛计划,安排专人落实竞赛任务,明确赛事负责老师,建立竞赛沟通群,做好全校师生的宣传发动、报名选拔、赛前培训、参赛保障、奖励申报、成果宣传等相关工作。

(四)未列入附件1参赛目录的竞赛,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经评估需要参加的,可填写《学科竞赛项目申报表》(附件2),于竞赛前2周将电子版发至邮箱chuangye8293@126.com,经学校竞赛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参赛。  

    附件: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竞赛名录(2025)

          2.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申请表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3月20日





Copyright© 2024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